春风化雨,正己化人——首任厦门大学植物学系系主任钟心煊
[发表时间]:2022年03月28日 10:27  [浏览次数]:

“认识钟心煊的人都记得,钟老瘦高个儿,戴一副黑框眼镜,喜着一袭长衫。他表情严肃,目光坚毅,除酷爱读书外,别无爱好。”

——引自《以启蒙与开拓为己任——钟心煊》


1913年钟心煊赴美国伊利诺斯州大学(Illinois University)农学院学习,1914-1917年入哈佛大学植物学系,并终获硕士学位。1920年,钟心煊回国应聘南开大学教授,1922-1931年,他在厦门大学任教授,主讲植物学,成为厦门大学植物学系的首任系主任,历时9年。1931年起,钟心煊教授开始了在武汉大学的教学生涯。

青年钟心煊

结缘厦大,深耕教研

作为植物学系首任系主任,钟心煊教授在筹划系务和科研教学上倾其所能。除了历年讲授植物学基础课及专业课、课余指导植物标本的采集与研究外,钟教授为建设厦门大学植物学系投入了巨大精力。他亲自揣着标本历访美国大学博物馆,从事交流标本、交换种子、订正学名等工作,使创立不久的厦大植物标本馆与国际知名之哈佛大学阿诺德树木园等建立交流关系。

“世界爷”巨树断面现存于台湾大学生命科学馆

经过几年的努力,钟心煊教授收集了大量我国主要品种之木材标本,兼及菲律宾、日本、澳洲、星马及美国之名产,尤其可贵者,厦大植物标本馆拥有美国加州所赠直径30米之“世界爷”(北美红杉)(Sequoia gigantea)巨树断面(此标本为亚洲所仅有,日占期间被掠,现存于我国台湾大学)。在钟教授的带领下,厦门大学植物学建系初期所采植物标本已相当完备,容集了海内外大量珍稀木材标本,其中经国际植物专科权威签名鉴定之蜡叶标本尤其可贵。20世纪20年代初,厦大植物标本馆藏之丰富,堪居我国诸学府之前列。

甘当人梯,作育英才

钟心煊教授淡泊名利,毫不犹豫地谢绝了吴佩孚以及他在哈佛大学的同学宋子文等政要的封官许愿,潜心育人。回国后,钟心煊教授一直从事大学教学工作,主要讲授植物学课程,孢子植物学是他多年讲授的主课。在教学过程中,钟心煊教授也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注重启发式教育。他的众多学生中不少人后来成为颇有成就的大学者,其中包括曾呈奎、杨弘远等中国科学院院士。

1929年,钟心煊教授开设藻类学课。据曾呈奎教授在《中国海藻的研究》中回忆道:“中国人中最早调查采集藻类标本的是厦门大学的钟心煊教授。……他1929年开设藻类学课,这是我国最早的藻类学课。……当时我是厦门大学助教,钟心煊教授的助手。我的第一篇文章发表在1933年1月份的《岭南科学杂志》。”曾呈奎选修藻类学课后,对海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受到启发。于是,他以海藻研究为起点,开始了耕海牧洋的远征。根据现有可考证资料推断,钟心煊教授及他的学生曾呈奎教授可能是我国发表研究藻类学论文的第一人。

1956年10月31日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学术委员会第一届委员留影,前排居中者为钟心煊教授

砥志研思,百炼成钢

钟心煊教授严谨治学,对他亲自或指导学生完成的科研成果要求甚高。虽然钟教授公开发表的著作不多,但却绝少疏漏,经得住时间的检验。

自1916年,钟心煊教授即在我国早期科学启蒙刊物《科学》杂志上积极介绍科学知识,是该刊物的特约撰稿人。在这些文章中,有多篇是关于现代微生物学的。在“食物保存与微生物之关系”译文中,他首次向国人系统地介绍了食品防腐的原理和方法;“裂殖菌通论”一文,证明他是最先向国人系统介绍细菌知识的科学家之一。从现有资料看,他可能是最先使用“微生物”一词的科学家。

1917年钟心煊教授发表了《鸟类利人论》,列举了大量的事实说明鸟类的益处,并且运用了生物链的理论证明鸟类存在的重要性,同时,他还强调要做好鸟类的保护工作,呼吁人类开始重视并保护鸟类。

  

钟心煊教授采集的植物标本

除了科学研究外,钟心煊教授还开展了大量采集植物制成标本的工作。1923年的五、六月间,钟心煊教授在南普陀后山采集到一种开粉红色花的灌木标本,不知其名,后送植物学家鉴定为新种。为了感谢时任厦门大学校长的林文庆博士对福建植物学工作的支持,他便将这一粉红色花灌木以林文庆博士的姓氏来命名,即为林氏紫薇。

Lagerstroemia limii

1924年钟心煊教授主持出版了《中国木本植物目录》以及发表了《福建植物标本采集简史》等著作。

春风化雨,正己化人。钟心煊教授结缘厦大,深耕教研,带领初创之植物学系一路成长向前发展,植物标本馆藏水平与国内顶流比肩;甘当人梯,作育英才,将毕生之所成交付给笔尖和实践,把严谨求索之精神播撒于后辈学子心间;砥志研思,百炼成钢,对已有的概念说不,向未知的物种和理论提出思考者的挑战。多少学子心间烙着他的教诲,多少植物标本上印着他的指纹,他是钟心煊先生,四十年育人无悔,传道授业解惑是生命所归,一生与植物对话,听见植物学发展亘古不灭的回答。

【人物名片】

钟心煊(1892-1961),字仲襄,江西南昌人,植物学家。早年入南昌私立心远中学、南昌公立江西高等学堂读书,宣统二年(1910年)夏考取清华学校首届留美预备班。1913年赴美留学,在伊利诺斯州大学、哈佛大学专攻植物学,获硕士学位。中国科学社、中国植物学会发起人之一,中国藻类学与微生物学研究先驱者,对中国植物标本收集与新植物物种发现有重要贡献,为中国植物学的奠基人之一。


资料来源:

1.青宁生. 以启蒙与开拓为己任——钟心煊[J]. 微生物学报, 2005, 45(4):661-661.

2.陈恒彬.厦门看花-林氏紫薇[EB/OL]. https://epaper.xmnn.cn/xmwb/20210418/202104/t20210418_5429142.htm,2021年4月18日.

3.何振荣.说“藻”[N]. 科学时报,2007-525 (B2)

4.图片来源于网络


文案 | 生物学科创建一百周年工作组

Top